2019年12月6日,河北大学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工作室揭牌暨“南北博士论坛艺术学理论研究之范畴·视角·方法”论坛在河北大学新区图书馆209报告厅举行。
活动分为两部分,首先,揭牌仪式由艺术学院刘宗超院长作为主持人致开场辞,邀请河北大学副校长申世刚、河北省学位办副主任季家林和东南大学艺术学院王廷信教授发表讲话,并共同为河北大学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工作室揭牌。随后的论坛活动由王廷信教授和刘宗超院长分别主持,河北大学艺术学理论系的诸位老师与八位博士生基于各自发表的研究内容展开交流。
上半场第一位发言人是东南大学艺术学理论博士研究生李雨飞,她演讲的题目为《艺术理论与潮剧在泰国的传播之我见》。她谈到,理论如同人类的思想一样,每个国家对艺术的理解都不相同,艺术理论是一种思想与概念,它可以连接到历史、哲学、文化,可以用来解释人类的发展现象。同时,文化是复杂交流的符号和人的动态行为的总合。她在中国期间,学习到了各种西方东方的艺术理论,一直也在思考采取哪些理论可以解释泰国发生的艺术现象,如何用学到的理论来分析泰国的一些艺术。她主要讲到潮剧的发展、兴起和现状这几个方面。潮剧在泰国的兴起得益于酬神文化,中国华人移居到泰国,带来了酬神信仰。泰国一些地区,每年都要举办酬神活动,所以他们就聘请戏班。随着中式寺庙在泰国的建立,作为酬神仪式的场所,促进了潮剧的发展,也促进了两国文化的交流。但是在新世纪以来,随着第一二代华人的离去,新一代华裔不懂潮汕语,娱乐方式的改变以及入不敷出的经济压力,潮剧的受众变得越来越少,发展越来越困难。她表示自己会继续深入研究,并运用各种传播理论,让泰国文化部和戏剧团进行合作,让戏剧变得更加有趣。
艺术学院胡京武副教授对李雨飞的演讲进行了点评,认为演讲人从本国的角度和艺术学理论的角度,以“谢神活动”和电视节目为例,来引出问题,即第三四代华人华侨不懂潮剧。他同时指出,演讲者运用了很多的方法论来进行论文的写作,值得在场的其他同学进行学习。同时,他提出建议,标题的提出太宽泛,没有建立与潮剧之间的因果或逻辑的连接点,如将论文深入到中泰文化的融合之上,立意会更加高远。
第二位发言人是由河北大学艺术学理论博士研究生南泽,其演讲题目是《融媒体时代中国书画艺术传播思考》。他主要从三个方面论述自己的观点:第一,融媒体的环境。融媒体是一种媒介的融合形态,特征是以数字技术为基础,整合现有的传播媒介和载体以及交互融合的媒介形态;第二,融媒体的困境,总共有四个方面,分别为书画作品的低俗化、创作者的两极分化严重、传统书画批评媒介滞后于新媒介批评的乱象、传播方式以及“1+N”型人才匮乏;第三,是对这种现象的多维思考,对传统书画教育模式的再展开,可以由互联网+的概念引出书画家传播作品的多元化模式。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他认为,对作品本身来讲,从抽象性延展到具象化;从创作者角度来讲,借用传统艺术内核再创作;批评媒介来说,建立健全互联融通、专业有效的书画批评机构;从传播方式及人才培养来讲,对传统书画教育模式进行再展开和传播数字化。
艺术学院王志亮副教授就其发言进行了点评。他提到学艺术学理论研究的特征便是视野开阔,用更多的角度去研究我们所关注的门类艺术。他认为南泽的选题切中当下前沿问题,论证全面。同时,他认为南泽在论文中对于书画媒体本身缺少一些深入的探讨,建议在进行批评写作时,博士的研究课题应该更多关注问题本身,谨慎提出现实性的解决策略。
第三位发言人是由东南大学艺术学理论博士研究生林想,他的演讲题目为《国内美术馆艺术传播转型路径研究》。他从四个方面进行了讲解:第一,介绍国内美术馆的概况与现状。美术馆由博物馆衍生而来,具有审美导向、传播文化艺术、娱乐大众的作用。当代国内美术馆职能有政治导向、传递知识、娱乐审美;第二,当代国内美术馆的困境。目前国内的美术馆困境共有五点:分别为艺术传播源动力的缺失、受众需求多元化与受众群体二元化、艺术传播空间媒介的意识匮乏、经费不足以及职能定位不清。他认为,目前国内的美术馆大多缺乏安全意识,安于现状,艺术衍生品创新不足,私立美术馆缺乏资源,公共空间发展也非常不足;第三,对英国泰特现代美术馆和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现状的分析。通过对这两个博物馆的分析,汲取它们的可取之处。英国泰特现代美术馆专注于关注藏品,而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是一个包容性的创新平台;第四,提出对国内美术馆发展的看法。他认为,国内美术馆的转型需要通过经济政策、空间功能定位、服务方面进行转型。
艺术学理论博士生导师商建辉教授就其演讲进行了点评。他提出,艺术不仅需要创造,还需要传播。美术馆集中展示艺术品的同时,如何进行传播也是业界关注的话题。艺术作为符号语言,它需要传播,媒介在其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他认为,美术馆应该拓展今天可用的媒介资源,除了场馆资源之外,要运用其他更多新资源传播艺术作品,拓展社会影响力,拓展空间本身的社会职能。艺术是精英文化,小众文化,如何利用今天的媒介,来拓展艺术的影响力,是一个非常值得讨论的问题。他提出林想论文的一个不足之处在于,这篇文章的概念已经超出了传播的问题,更多应该关注美术馆的持续发展,如何更好地经营下去才是更重要的主题。
第四位发言人是河北大学艺术学理论博士研究生李军,他的演讲题目为《苏轼和他的朋友——北宋中期士大夫的艺术观照与审美追求》。他讲到,北宋中期是文化非常繁荣和发达的时期,涌现很多以苏轼为代表的文人。在这一时期,金石学开始发端、文人画发生、尚意书风兴起,文人士大夫热衷于艺术品的收藏赏鉴等,士大夫群体在艺术领域的观照与追求,反映出时代的文化特征,对整个宋代乃至中国文化的发展都产生了深刻影响。他从书法和绘画两个角度,对以苏轼为首的一些文人士大夫进行讲解。第一,书法中的尚意书风、尊古、重“新意”;第二,文人画。文人绘画从唐代已经开始,以苏轼为首的文人的绘画和唐五代时期的绘画有很大区别。最后,他谈到自己的研究要落实到北宋中期为什么会涌现这些艺术特征,这些艺术现象与理学或是禅宗、老庄之间的关系。理学在北宋中期艺术中到底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起到了什么作用等问题,这些都需要后期继续进行深入的研究。
艺术学理论博士生导师刘桂荣教授就此演讲进行了点评,她提到,宋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以苏轼为代表的文人集团,对中国文化以及国外文化的发展有很深远的影响,从思想和观念上都值得我们去思考和探讨。她认为学生在进行学术研究时,不仅要停留在知识的获取上,而且要承担对文化传承的责任。刘老师提出,李军的演讲有几方面做得非常好,一是文章建基于文献和作品,二在史论结合来提出观点,三在于思想观念的核心提炼较精确,比如对于“意”的提出和发扬,落实在观念本身,促进我们对于中国古代艺术的理解。刘老师认为文章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拓展,一是做到“通”;二是对生命维度的认识;三是注重文人画的技法。在那个时代没有文人画的概念,但是可以追溯到那个时代的文人集团。在进行宋代文人思想、作品的梳理时,要考虑到宋代文人的艺术世界,以及对于艺术的理解,还有当时皇家的画院制度,以及在这种制度下培养的人进行的艺术创作。这样会对宋代的艺术理解会有一个更加全面整体的认识。
下半场第一位发言人是东南大学艺术学理论博士研究生王琼,她的演讲题目是《贵州少数民族刺绣及衍生品设计人才培养》。王琼基于她参与的2019年国家艺术基金《贵州少数民族刺绣及衍生品设计人才培养》的项目,对贵州省黔东南等地进行了田野调查。她通过对各大高等院校、博物馆以及实地村落、文创企业的探寻走访,主要针对贵州刺绣、银饰、织锦、蜡染等传统手工技艺进行调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银饰与刺绣进行现状调研,并作出分析报告。她通过了解民族传统手工艺的自然环境、制作工艺、教育路径、传承方式、传播销售途径等内容,为系统地进行非遗的保护与传承研究奠定基础。
艺术学院李蕾教授就此演讲进行了点评,首先,她认为王琼的选题很有意义,有责任感。其次,李蕾老师也对民间艺术研究的价值给予充分肯定。民间艺术的研究是包含情感的研究,民间艺术依存于各地区的生存信仰,展现的是信仰的力量,做这类型的调研就要回归生活形态和情境,深入地方志,田野调查,博物馆、各大地方高校去了解。无论是纵向变化式的,还是横向的现状式的研究,地域文化的形式和研究方法都呈现多样化的样貌。艺术也是在变化的,如何展示社会的多面性,人性的复杂性是民间艺术研究值得的思考的问题。少数民族的个性化来源于丰富且不同的地域性、风格性,例如祭祀、节日、社火都与生活紧密相连,表达的是人们对生活的向往、对神灵的崇拜。民间艺术研究并非单纯物质性的,要从日常中升华出来,就是要见人的本性、见民族情结、见生活本源。
第二位发言人是河北大学艺术学理论博士研究生赵浩,他的演讲题目是《魏晋世人的音乐审美追求—以<世说新语>为例》。他的阐述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一是玄学对《世说新语》中的音乐陶染,通过追溯玄学的产生,魏晋崇尚老庄学说之风气,探究玄学对《世说新语》中士人交往活动中音乐的影响;二为初窥《世说新语》中的音乐风尚,主要从三方面展开:挽歌——生命之思;啸歌——自然之乐;古琴——知音之情。这部分阐释出魏晋士人交往活动中的音乐特点以及通过音乐反映出狂放不羁、洒脱自在的魏晋风度。三是复探魏晋音乐之“和”与儒家音乐之“和”,主要对比分析老庄学说与玄学影响下的魏晋音乐与儒家音乐中“和”的不同内涵。
艺术学院史爱兵副教授对赵浩的演讲内容展开点评。首先,选择魏晋时期的研究,面临目前已有众多研究成果的现实,我们今天探讨的意义就在“观古知今”之间。魏晋时期“文的觉醒”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的艺术理论,这些对中国现在有何启发?从选择对象来看,士人这个群体把艺术创作和体验融于生命情感和人生境遇当中,对我们来说就有“观他知我”的意义,引发今天的学者如何看待艺术、文化的思索。其次,本篇是从门类艺术出发——音乐,但音乐在当时的存在样态很难确认,这种局限性应当依托文献寻找突破点,通过对已有文献的再理解来得出自己的观点。史爱兵老师认为赵浩对《世说新语》的梳理较准确,有一定认知度,真实呈现了魏晋时期的哲学和艺术之间的关联,音乐形态和趣味表现以及辨析儒道之间的“和合”不同之处,展现了魏晋时期特殊的艺术生活样态,对音乐的剖析是有现代意义和参考价值的。最后史爱兵老师建议文章应当将士人群体凸显出来,要对士人群体的特质:生活实践、政治境遇、文理修养和艺理哲思进行深入挖掘。在赵浩的演讲中,玄学和艺术的关联度阐释不够,史爱兵老师建议可借助对竹林七贤典籍的分析引出玄学对魏晋时期音乐的影响,由此用新的论证支持文章对前人辨析儒道的“和”的诸多观点所进行的复辩。
第三位发言人是东南大学艺术学理论博士研究生许韶华,他的演讲题目是《中华传统艺术当代传播的媒介路径研究》。他基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麦克卢汉的理论,探讨技术革命带来的艺术变革下,新媒介的产生、传播、发展,兴起,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中华传统艺术在当代传播以及艺术生态的变革与发展。中华传统艺术当代传播的媒介路径研究,即在当代的逻辑与视域中,找准并搭建中华传统艺术与媒介路径在传播中的关系及相关联的理论维度构建。以“中华传统艺术当代传播的媒介路径研究”的呈现作为文本,进一步探索中华传统艺术——艺术传播、中华传统艺术——媒介路径传播、中华传统艺术——媒介路径创新这三组概念的关系,找出打通中华传统艺术在当代新媒介环境下的传播之路。探索中华传统艺术进入当代,以媒介、传播、文化的一个全球性的途径话语中,构建中华传统艺术在当代的传播创新路径。
艺术学理论博士生导师,商建辉教授就此演讲进行了点评。媒介是传播五大环节当中最重要的一环,商老师指出媒介的变迁会对整个艺术生态——上游——创作者和作品、下游——接受者产生巨大的影响。媒介形态的变化:从口头传播、文字传播、印刷传播、电子传播以及到今天互联网的传播时代,由于不同艺术种类有不同传播渠道,所以并不会相互取代的关系。互联网把物理世界变成现实,不同媒介发生了融合,传统文化数字化变革是一种拓展、延伸,资源的开发,也是未来发展的方向。但大众传播传播时代和互联网传播时代是有区别的,即大众传播是有把关人的,信息经过遴选之后的传播,而互联网传播是每个人都参与到传播当中,人人都有麦克风,把关的效用被弱化,此时媒介的变化对艺术的影响更是使得关注和探讨的问题。他建议演讲人应该注意互联网传播和大众传播的关系。
第四位发言人是河北大学哲学美学博士研究生丰海滨,他的演讲题目是《“象”之惘》。丰海滨认为书法是“以象呈意”的,一是来自天地之“象”,亦即“道”,二是来自人心之“象”,书法中的“象”从根本的意义上来说是来自天地之“象”。但是通过考察历代书法理论发现,天地之“象”在不断地萎缩,而人心之“象”却不断地生长。由于缺少了天地之“象”的滋养,人心之“象”陷入迷惘的境地,书法的创造力也越来越弱。他认为“碑学”的兴起,应当是回到天地之“象”去寻找书法创造力的契机。然而,“碑学”的理论却止于康有为而少有进展。若使书法的创造力脱困,只有回到天地之“象”,去“品”,去“味”。这也是西方现象学所倡导的“回到在场”。
艺术学院贺志朴教授就丰海滨的演讲进行了点评。首先,肯定其选题方向和理论正确。其次,从艺术的目的谈到,中国艺术的目的和中国人的世界观是分不开的。中国人的世界观与“无限性”总是分不开的,无限的关怀,即天地之关怀,是中国的文化、艺术、哲学的最基本的出发点。在政治上表现为天下关系,例如君臣、官民之间的关系,在伦理上表现例如夫妻、父子之间的关系;在传统绘画上表现例如山水画中的天地精神;在音乐上表现例如《礼记·乐记》中记载的:清明象天,广大象地。但贺老师提出,根据艺术发展是按照“从具象到抽象的”历史规律,例如现实主义到现代主义再到后现代主义的变化,而书法创造力所来自的天地之象,要切实落实到人心营构之象和书法技艺时,应当存在有诸多中间环节,所以具体的研究和探讨必须要更为深入。
演讲结束后同学们针对发表内容、围绕研究话题等展开了积极提问,现场交流气氛浓烈,见解纷呈。博士生导师刘宗超教授做论坛学术总结,他认为,本次论坛论坛突出了“博士生为主体,导师为主导”的理念,艺术学理论研究的范畴、视角和方法是艺术学理论学科建设的根本问题,通过师生研讨,旨在研究选题、学习方法方面寻求共识,推动“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学科建设和发展。论坛体现了艺术学理论学科开放的视野、包容的胸怀、独特的视角,可以与时代同频共振,与不同学科领域的融合交汇,提供了多样的学术范畴、思考方向、研究方法。
王廷信-东南大学教授
刘宗超-河北大学教授
李雨飞-东南大学博士生
胡京武-河北大学副教授
南泽-河北大学博士生
王志亮-河北大学副教授
林想-东南大学博士生
商建辉-河北大学教授
李军-河北大学博士生
刘桂荣-河北大学教授
王琼-东南大学博士生
李蕾-河北大学教授
赵浩-河北大学博士生
史爱兵-河北大学副教授
许韶华-东南大学博士生
丰海滨-河北大学博士生
贺志朴-河北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