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信息

设计(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介绍

发表时间:2025-09-29 17:25:17

一、专业名称、代码

专业名称:设计

专业代码:1357

专业简介

河北大学艺术学院现有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学术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艺术硕士(MFA)专业学位授权点4个。于1995年招收第一届装潢设计本科专业;设计学学术硕士于2003年开始招生(河北省首批);艺术硕士(MFA)艺术设计领域于2010年通过全国艺术硕士指导委员会评估(全国第二批、河北省首批)。配合人才培养需要,艺术学院设有中国文艺舆情信息研究基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基地、河北省艺术研究生教指委秘书处、河北省乡土文化与艺术传承研创基地等机构。

设计学科以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为依托,形成了多艺术学科综合与融通的特色,立足京津冀,深耕燕赵文化,坚持“大艺术”观,以“民族、民间、地域、时代”为理念,拓展艺术与科学交叉融合的学科发展路径,弘扬优秀燕赵传统文化,助力雄安新区发展。结合艺术学学科发展动态,依托学校学科优势,形成了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和数字媒体设计三个专业方向。

本学位点聚焦雄安新区数智化设计创新,以AI重塑地方文化传承与产业升级确立了“数智赋能·在地创新”——立足雄安与燕赵文化,构建“AI+设计”驱动的跨学科教学体系,培养具备数字智能技术应用能力、可持续设计思维与社会责任感的复合型设计人才。于2012年确立“为家乡而设计”的实践教学计划,将“立足于本土,服务于家乡”的理念贯穿于设计实践教学环节。视觉传达设计方向打造“雄安数字品牌生态”,结合AIGC动态视觉生成、元宇宙文旅IP设计、区块链数字资产,构建智能化的燕赵文化传播体系;环境设计方向探索“未来人居智能营造”,融合参数化空间设计、数字孪生乡村规划、低碳材料与AI环境评估,服务雄安新区与太行山可持续发展;数字媒体设计方向研发“文化基因数字转译”,通过交互叙事算法、VR非遗沉浸体验、社交媒介大数据可视化,激活本土文化的创新表达

、研究方向

视觉传达设计:

本方向以"雄安数字品牌生态"建设为核心,系统研究智能时代的视觉传达设计理论与创新实践方法。在传承燕赵文化基因的基础上,深度融合AIGC生成设计、元宇宙IP开发和区块链技术,构建具有地域特色的数字化视觉传播体系。研究方向主要涵盖:1)智能品牌系统设计,包括动态视觉识别、数据驱动的品牌策略和NFT数字资产开发;2)文化数字化转译,探索传统文化符号的当代视觉表达与创新传播;3)交互体验设计,研究AR/VR技术在文旅推广中的应用。通过"AI+设计"的跨学科方法,培养具备文化洞察力、技术应用能力和商业思维的高级视觉设计人才,服务雄安新区数字经济发展和文化创新需求。教学强调实践导向,与地方企业共建数字文创实验室,开展真实项目训练,提升学生解决复杂设计问题的综合能力。

环境艺术设计:
   本方向聚焦"未来人居智能营造",致力于探索数字技术赋能下的环境设计创新路径。以雄安新区建设和太行山乡村振兴为实践场域,系统研究:1)参数化设计与数字孪生技术在城市更新和乡村建设中的应用;2)智能材料与低碳技术在空间设计中的创新实践;3)AI辅助的环境评估与优化系统。研究方向融合建筑学、生态学和数字技术等多学科知识,强调通过艺术设计手段提升人居环境品质,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特色体现在:注重传统文化空间的现代表达,研发适应地域气候特征的绿色设计策略,探索数字技术在设计全流程中的应用。通过校企合作的真实项目训练,培养学生掌握从概念设计到技术落地的完整能力,成为能胜任未来城市与乡村建设的复合型环境设计人才。

数字媒体设计:
    本方向以"文化基因数字转译"为研究主线,探索数字媒体技术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传播中的前沿应用。主要研究领域包括:1)交互叙事与沉浸式体验设计,运用VR/AR技术活化非遗文化;2)社交媒介大数据可视化,开发基于用户行为的智能传播系统;3)生成艺术与AIGC创作,探索人工智能在数字艺术中的创新应用。培养方案强调"技术+艺术+文化"的跨学科融合,通过项目制教学引导学生掌握数字内容生产、智能交互开发和元宇宙场景构建等核心能力。依托京津冀数字产业发展优势,与科技企业共建实践基地,开展文化数字化、智慧文旅等领域的应用研究。毕业生将具备扎实的数字艺术创作能力、前沿技术应用能力和文化创新能力,能够胜任数字内容策划、交互设计、元宇宙艺术指导等新兴职业岗位。

四、学制及学习年限

本专业学制为3年,在校最长学习年限(含休学)不超过6年。

、培养目标

本学位点立足"数智赋能·在地创新"的办学理念,致力于培养德才兼备、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的高层次应用型设计人才。具体要求如下:

思想品德与职业素养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学生树立坚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学生:

1.全面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拥护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2.具备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艺术职业道德

3.传承"为家乡而设计"的实践精神,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

4.培养实事求是的学术态度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专业知识与创新能力
构建"AI+设计"的跨学科知识体系,培养学生

1.系统掌握设计学基础理论和前沿发展趋势

2.精通视觉传达/环境设计/数字媒体等专业领域的核心技能

3.熟练运用AIGC、数字孪生、大数据可视化等智能技术

4.具备文化创新意识和科技融合能力

5.掌握设计项目管理与创新创业方法

)实践能力与职业发展
强化产教融合,提升学生

1.解决复杂设计问题的实践能力

2.团队协作与跨领域沟通能力

3.自主学习和持续发展能力

4.创新创业和市场适应能力

5.国际交流与合作能力

)综合素质与全面发展
注重学生:

1.人文艺术修养与科学素养的均衡发展

2.健康体魄和心理素质

3.审美能力和创新思维

4.文化自信与国际视野

毕业生将胜任设计总监、智能环境规划师、数字内容策划等岗位,或在文化创意、数字科技等领域自主创业,成为服务雄安新区建设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复合型设计人才。

、学分及课程设置

本专业最低毕业学分为50分,其中学位课37学分,非学位课8学分,必修环节5分。

    课程考试不设补考环节,考试成绩低于60分的需重修。

 

 

 

设计专业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及培养环节设置一览表

课程类别

课程说明

课程编号

学分

学期

备注

学位课

公共必修课

4学分)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TS0000001

2

1

考查

通用学术英语

TS0000002

2

1

考查

学科基础课

10学分)

学术道德与论文写作

ZS0818001

2

2

考查

设计学导论

ZS0818002

2

1

考查

设计美学

ZS0818003

2

1

考查

传统图案与创新设计研究

ZS0818004

2

1

考查

生成式设计基础与原理

ZS0818005

2

1

考查

专业必修课

23学分)

视觉传达方向

智能图形语言与生成设计

ZS0818006

2

1

考查

智能媒介与动态视觉表现

ZS0818007

2

2

考查

智能信息可视化与交互视觉设计

ZS0818008

2

2

考查

智能与可持续包装设计研究

ZS0818009

2

3

考查

数字出版与书籍设计研究

ZS0818010

2

3

考查

认知科学下的品牌符号与智能传播

ZS0818011

2

3

考查

“为家乡而设计”调研考察

ZS0818024

2

3

考查

中期展览

ZS0818025

3

4

考查

专业考察

ZS0818026

2

4

考查

毕业展览

ZS0818027

4

6

考查

环境设计方向

智能环境与公共空间创新

ZS0818012

2

1

考查

AI+景观设计思潮

ZS0818013

2

2

考查

可持续建筑装饰材料设计研究

ZS0818014

2

2

考查

形态与空间设计

ZS0818015

2

3

考查

人居智能室内创新设计

ZS0818016

2

3

考查

景观智能营造

ZS0818017

2

3

考查

“为家乡而设计”调研考察

ZS0818024

2

3

考查

中期展览

ZS0818025

3

4

考查

专业考察

ZS0818026

2

4

考查

毕业展览

ZS0818027

4

6

考查

数字媒体方向

数字媒体技术

ZS0818018

2

1

考查

虚拟现实艺术

ZS0818019

2

2

考查

人工智能与数字艺术创作

ZS0818020

2

2

考查

数字造型基础(三维)

ZS0818021

2

3

考查

数字动画创作

ZS0818022

2

3

考查

数字影视技术

ZS0818023

2

3

考查

“为家乡而设计”调研考察

ZS0818024

2

3

考查

中期展览

ZS0818025

3

4

考查

专业考察

ZS0818026

2

4

考查

毕业展览

ZS0818027

4

6

考查

非学位课

公共通识课

2学分)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研读

TT0000101

1

2

考查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TS0000101

1

2

考查

视觉传达

方向

选修课

非遗数字化文创产品设计

ZS0818201

2

2

本方向研究生至少选修

6学分

燕赵文化AIGC创作

ZS0818202

2

2

创意编程基础

ZS0818203

2

3

雄安智能品牌设计

ZS0818204

2

3

环境设计

方向

选修课

太行住居文化创新设计研究

ZS0818205

2

2

本方向研究生至少选修

6学分

环境科学与人居设计实践研究

ZS0818206

2

2

数字孪生乡村规划

ZS0818207

2

3

疗愈智能家具与环境设计

ZS0818208

2

3

数字媒体

方向

选修课

数字创意及实践

ZS0818209

2

2

本方向研究生至少选修

6学分

自由创作

ZS0818210

2

2

现代设计创意分析

ZS0818211

2

3

中国传统文化数字化实践

ZS0818212

2

3

必修环节

 

素质拓展

入学教育

ZS0818S01

1

1

各学院可在此基础上自行增加环节

设计实践

ZS0818S02

1

1-4

竞赛活动

ZS0818S03

1

1-4

学术活动(报告+活动)

ZS0818S04

2

1-4

学术训练

中期筛选

ZS0818X01

0

4

过程管理

无学分

论文开题

ZS0818X02

0

4

论文中期进展报告

ZS0818X03

0

5

论文预答辩

ZS0818X04

0

5

论文评审

ZS0818X05

0

6

论文答辩

ZS0818X06

0

6

*公共外语课程按入学时的外国语考试科目修读相关语种。

上课时间

利用周末时间,在院校开展弹性双休日集中授课。

授课方式

课堂讲授、课外讲座、项目实践等,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并重。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戏剧与影视(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介绍